推动经济管理学院又好又快发展
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史亚洲
2023年是推进落实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之年,经济管理学院将认真贯彻学校“1155”改革发展总体思路,坚持“行业性、地方性、应用型”的办学定位,坚持党建引领,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。
明确定位,努力在服务面向上下功夫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,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遵循经济、管理学科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,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、学科专业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,突出“厚基础,强能力,善管理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,服务航空产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。
目标导向,努力在提升办学质量上下功夫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,凝练学科方向,构筑科研平台,强化人才和队伍建设,稳定学生规模,努力促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,考研上线率,四、六级通过率不断提升,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质增效,基本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和条件。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、以校企融合办学为主要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;构建以应用经济学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专业群;构建有效激励和适当约束的运行管理机制,把学院建设成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重要职责,服务航空产业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办学主体。
内涵发展,努力在提升育人成效上下功夫。以应用经济学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专业群,凝练学科方向,搭建科研平台,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。围绕物流与供应链优化、科学决策与优化、智慧财务、税务筹划、财务分析与决策、数字经济、临空经济、运输经济方向,建设航空物流与供应链优化研究中心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、数字经济应用研究中心、航空运输经济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平台。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指导,深化专业及课程改革,强化专业内涵建设。系统总结教学改革经验,积极申报教学改革、教学成果奖励项目。规划建设各级各类资源共享课程,持续培育“课程思政”项目,加快教材建设力度,实现优秀教材建设项目新突破;以学科技能竞赛为抓手,不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;以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,不断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。高质量建设校外实习基地,构筑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。坚持“三全育人”理念。构建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文化、网络、心理、管理、服务、社团等育人体系,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各环节。利用报告会、学生社团、社会实践、实践课堂等载体,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。利用开学典礼、毕业典礼、入党宣誓、表彰奖励等教育形式,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时代内涵。
凝心聚力,努力在保障条件上下功夫。以政治建设为引领,切实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。确保党员干部和教师充分发挥在教学、科研和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,为实现学院发展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。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各方力量积极主动参与。发挥学学院工会、教代会职能作用,推进学院管理民主化。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、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作用,提高决策民主性、科学性、有效性。坚持重大事项、重要决策党政联席会议决议制度,公开办事流程,接受群众监督,最大限度凝聚共识。完善内部管理保障工作高效运行。优化管理流程,提高管理效能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引导教师严守底线不越红线。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,完善绩效考核制度,严格教师聘期考核管理,开展年终量化考核,构建激励与约束相融合的管理制度。形成工作安排、过程监控、总结考核闭环,提高办事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