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西航要闻 -> 正文

【推进高质量发展院长谈】李小光:守正创新促发展 建功立业新时代

信息来源:理学院 发布日期:2023-05-05 访问量:


守正创新促发展 建功立业新时代

理学院院长 李小光



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实施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,理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定不移贯彻“1155”改革发展总体思路,按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要求,深化激励约束机制,不断实现创新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内涵发展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贡献理学力量。

提高政治站位,筑牢理科基础性学科根基。在国家强调科技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,基础研究将成为社会长远发展的巨大推动力,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也就尤为凸显。365BET官网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,数理化类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,理学院将坚持不懈进行数学类、理化类等全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,持续完善数学类、理化类全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体系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,丰富线上教学资源,加大教材(校内讲义)建设力度,特别是数理化类课程讲稿和习题库,数学应用案例库,数学竞赛辅导,物理学术竞赛辅导等具有特色的教辅类资源建设。健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,规范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,建立仿真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研究室,提高仿真实验和自制实验设备的水平。

锐意守正创新,提升新工科专业建设水平。专业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。理学院高度重视“新工科”建设,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,结合学校应用型发展定位、紧扣行业特色及社会发展需要,探索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教学目标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,打造具有“应用特色”、适应行业需求的“新工科”人才培养新模式。持续凝练“理进工出、四能协同、校企合作、双师培养”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“理工融合、光电并重、校企合作、协同育人”的光电信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。按照国家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,打造“新工科”专业。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模式,深化校企合作,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,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,实现产学研结合。

聚焦真抓实干,助力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建设。紧紧抓住学校大力推进课程建设的机会,打磨好全校公共基础课程,夯实课程建设,让全校大一大二学生得益于牢固的理学基础。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、更新教学手段,贯彻精心引导、严格要求,对于改革有特色、建设较成熟的课程,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。鼓励教师加大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,将对分课堂、雨课堂、基于MOOC和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课堂等先进教学理念、手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,持续开展数理类课堂教学创新活动。有计划地遴选部分基础较好、受益面广、影响较大的全校性公共课和专业主干课列为学院重点建设课程。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校级重点课程公共基础课有《高等数学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等3项建设项目,其中《高等数学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;建设有校级专业课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项。

建功新时代,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。学院现有教职工66名(2名外聘),其中10名行政管理人员,26名物理教师,27名数学教师;正高4人,副高21人;博士26人,硕士29人。理学院深入落实师德师风建设,持续抓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,实行师德“一票否决”。积极申报教书育人楷模、教学名师、师德标兵、“黄大年”教育教学团队等。健全教师培训体系,加强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队伍建设,开展教师企业实践锻炼,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。落实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,加强教师梯队建设,在科学实施考核评价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教师梯队,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式发展。

秉承育人初心,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。坚持“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”,遵循“教授治学、民主办院”的管理思路,将个人利益、学院利益和学校利益有机结合,将教师的个人目标、学院目标和学校目标有机结合起来,共同发展、共同进步。理学院秉承育人初心使命,勇担重担,克己奉公,积极探索具有理学院特色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模式,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。